社保,全称为社会保险,是我国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方面,社保分几个档次,这些档次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我们需要了解社保的档次划分,我国社保档次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最低档次、一档、二档、三档和最高档次,不同档次的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到参保人员享受的待遇。
最低档次
最低档次社保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其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相对较低,参保人员按照最低档次缴费,可以减轻其经济负担,由于缴费基数和比例较低,未来可享受的养老、医疗等保险待遇也会相对较低。
1、养老保险:最低档次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一般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费比例为18%,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2、医疗保险:最低档次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因地区而异,一般为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左右,缴费比例为6%左右,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一档至三档
一档至三档社保主要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逐渐提高,以下是这三个档次的简要介绍:
1、一档: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缴费比例为18%,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略高于最低档次。
2、二档: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缴费比例为18%,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进一步增加。
3、三档: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20%,缴费比例为18%,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最高。
最高档次
最高档次社保主要面向高收入群体,其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最高,参保人员按照最高档次缴费,未来可享受的保险待遇也相对较高。
1、养老保险:最高档次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缴费比例为18%,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领取较高水平的养老金。
2、医疗保险:最高档次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最高,参保人员可以享受更全面的医疗保险待遇。
以下是档次之间的一些具体区别:
1、缴费金额:档次越高,缴费基数和比例越高,缴费金额也越高,反之,档次越低,缴费金额越低。
2、保险待遇:档次越高,未来可享受的养老、医疗等保险待遇越高,反之,档次越低,保险待遇越低。
3、个人账户:档次越高,个人账户累计金额越高,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购买商业保险等。
4、社保转移:在不同地区转移社保关系时,档次越高,转移的金额越高。
社保档次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经济状况、未来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在选择社保档次时,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负担,也要关注未来可享受的保险待遇,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社保档次及其区别。